7月28日清晨,贵州海花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文春驱车来到黔南州独山县上司镇打羊村。田间地头里,农户正忙着采摘、装袋、搬运、翻晒新鲜海花草,装车作业紧张有序。“大家加把劲,山东、广东、福建的客户都等着收货呢。”潘文春的叮嘱声中透着紧迫感。
今年春节前,该公司产品还全部面向海外市场。“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对公司长远发展更有利。”潘文春坦言。作为常年出口日本、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老外贸”,海花草农业今年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在独山经济开发区龙洞产业园扩建1万平方米的3栋新厂房,借助独山电商产业优势拓展销售渠道;同时重点调研国内中小城市市场,通过电商平台打通内销链。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公司营业收入1200万元,同比增长45%。
“国内消费市场对产品品质和丰富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贸企业通过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完全能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潘文春说。
与此同时,贵阳市修文县的贵州天平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国内电商平台运营已趋成熟,下一步重点发展跨境电商。”该公司总经理宋鸿雁表示。这家2022年成立的企业,通过培育“土特产”电商品牌“花三岁”,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年营业额从初创时的200余万元跃升至今年预计超5000万元。
然而,开拓国际市场并非易事。“国外准入标准差异大,仅靠企业网上查询难以获取准确信息,需要商务、海关等职能部门提供权威渠道支持。”宋鸿雁说。为此,该公司计划今年扩建仓储区以及增加相关农特产品配套产业项目,在完善出口资质后,重点开拓东南亚市场,推动修文猕猴桃等特色产品自营出口。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贵州积极推动内外贸深度融合。不久前,省商务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起涵盖顶层设计、专项突破和配套保障的政策矩阵,助力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此前,在全省各商务部门引导下,各大电商平台推出平台直采、建立专区、流量支持、供采对接等多项举措,帮扶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京东物流供应链贵州省区销售负责人王定鹏表示,京东针对外贸商品拓展市场积累了稳定物流投放和资源投入经验,未来将围绕外贸企业研究补贴政策,助力外贸优品拓展销售市场。(记者 冯倩)